测绘地理信息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实践教学
您当前位置: 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

发布时间:2021-10-20 08:56 浏览次数:167    
字体大小 默认
  • 默认
  • 13pt
  • 14pt
  • 15pt
  • 16pt
  • 17pt
  • 18pt
  • 19pt
  • 20pt
  • 21pt
  • 22pt
  • 23pt
  • 24pt
  • 25pt
字体颜色

默认

  • 默认
背景颜色

默认

  • 默认

 

(一)创新教学模式改革,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学校依托职业教育集团、产业学院和创新创业学院,促进专业共建共享、师资共培互聘、实训基地共建共用,开展卓越技术技能人才和跨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多种方式开展产教融合合作育人,建立校企双工作室、产业学院、现代学徒制、协同育人中心等多样化产教融合模式。

1、精准对接产业链,共建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学院

当前物联网、云计算、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大数据技术将对地理信息服务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产生全方位的影响,引起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业产业链结构的调整,主要表现为产业链变长的趋势。在大数据时代,利用测绘地理信息大数据分析与挖掘创造价值,为用户提供服务是一个典型发展领域。测绘地理信息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趋向发展成为产业链中的一个独立增值环节,测绘地理信息产业链进一步延伸。面对新技术对产业链的影响,专业群精准对接广东省测绘地理信息产业链,针对国外对测绘地理信息产业里的卡脖子问题,优先选择北斗技术应用龙头企业和地理信息国产平台企业,校企共建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学院分院(图4-1)。签订《产业学院校企双主体育人合作协议》,建立组织架构,制定《产业学院管理办法》,产业学院设置在学校行知楼7楼,引企进校,形成“校内厂”校企一体的模式整合校企设备与技术资源,融合师资,畅通教学运行,共同培养测绘地理信息现代工匠。

产业学院是校企双主体育人的融合体,共同开展校企合作产业学院人才培养,学生以“员工”的方式进入产业学院后,具有学生和员工的双重身份。三年的学习任务分解在学校和企业两个环境中进行,一、二年级在学校对学生进行通识知识、专业技能培养;三年级再根据学生个性化需要和企业多样化的人才需求,把学生分配到各产业学院分院进行个性化培养。

4-1 校企共建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学院

2“岗课对接、课赛研创”人才培养模式

以“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为引领,以产业学院为载体,构建了“岗位-能力-课程”对接、分层递进的专业群课程体系。校企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共同开发课程资源,通过校企合作产业学院培养,采用教学内容与工程项目交叉融合教学过程,强化职业岗位核

心能力培养,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职业精神与职业能力的测绘地理信息产业现代工匠,形成了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群“岗课对接、课赛研创”人才培养模式(图4-2)。


 

4-2 “岗课对接、课赛研创”人才培养模式

 

(二)课程体系对接产业岗位,强化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培养

依托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学院,确立“新技术、新标准、新岗位、新职业融入课程体系”的思路,对广东省测绘地理信息产业全面调研,确定专业群三大核心岗位群及对应的35个岗位核心能力。按照“岗位-能力-课程”对接原则,将岗位核心能力归纳为四个维度,分别对应通识、专业群平台、专业方向、复合拓展四个层次的课程组,形成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分层递进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图4-3

 

                        图4-3课程体系与岗位能力对接图

专业骨干教师与企业工程师共建结构化教学创新团队;共同将新职业、新岗位、新技术、新标准融合,制定课程标准、重组课程内容;共同将双方的软硬件、视频、案例、项目等资源整合,开发教学课件、实训指导书、教学视频、实训实习项目和产业学院培育项目等23门课程资源;共同建设精品在线开放课等课程平台,针对看不到、进不去、成本高、危险性大等特别困难的实训课程,开发了无人机测绘、海洋测绘等11门测绘地理信息虚拟仿真实训课程(图4-4)。课程“团队、标准、内容、资源、平台”,实现岗课互融对接,强化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培养。

 

 

 

 

 

              图 4-4  测绘地理信息虚拟仿真实训教学课程体系建设图

 

 

 

 

 

操作成功!此窗口3秒钟后自动关闭!
立即关闭